第423章 “大前门!匀我一根呗?”

……

阎解成和余莉里里外外把仓库查了个底朝天。

墙角的每道裂缝、旮旯的每个老鼠洞都摸得一清二楚,心里飞快的盘算着哪里能堆货,哪里要修补。

最后,在胖大姐抱不耐烦的等待中,阎解成一拍大腿,下了决心:“成!就定这儿了!”

胖大姐一听,脸色立马由阴转晴,定了就好,定了她就能完成任务准点下班了。

随后利索的从那个鼓鼓囊囊的旧挎包里掏出发票本和印章,准备开票。

【北新桥大街378号仓库,使用费:25元/月。

一次性收取三月使用费,共计75元。

1980年8月9日~1980年10月9日。】

如今改开刚试行,市面上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租房市场。

房产几乎全部属于集体所有,实行的依旧是原来的计划经济的分配制度。

140平的仓库,月租金仅仅只是象征性的收取25元。

这个钱还不是租金,是“房屋使用管理费”,缴的钱也是专项用于房屋的日常维护。

房顶的大洞,墙上裂开的口子,甚至临街墙面的破墙开窗,都由街道处负责。

但也仅仅只是简单的修缮一下,能确保房子不漏雨,以及有个能过人的门口就行。

比较,收取的管理费在那摆着的,一分钱一分货嘛。

“房租”虽然便宜,但这完全是因为阎解成两人走了偏门。

正常情况下白天他们开证明那就卡死了,需要走几十甚至几百的人情费疏通关系。

最不济不得给人王主任拿两条好烟?

这,才是大头。

所以,有时候人不要脸,真的能省下很多钱。

当然,使用费便宜,后续的装修可不便宜。

开店得弄个敞亮的大门吧?

房顶最起码吊个顶,不能光秃秃的露着房梁,

地面坑坑洼洼的,也得收拾。

还有墙面刷大白……

总之这些都得花钱。

所以得算着来。

这不,就在胖大姐把收据写好,正准备盖章时,阎解成眼疾手快的拦了下来,“等等!”

“我们今天没带钱,等明天我们给您送去。”

阎解成没带钱,但余丽丽带着呐。

只不过这时候他们两口子心照不宣的想一块去了,小算盘打得噼啪响。

章一盖,钱一交,就算从今天开始计费了。

可这破仓库今晚又没法立马收拾,岂不是白白浪费一天的钱?

等明天,或者等收拾得差不多了再来交钱,就能省下一天是一天。

“啧!不早说!”

阎解成喊的还是慢了一步,胖大姐盖章的动作并没有止住。

不过章虽然按上了,但没掏钱,所以不能把收据交出来,当下拉着脸,没好气的狠狠剜了两人一眼。

气呼呼的把票据本、印章盒一股脑儿塞回挎包,拉链拽得哧啦响。

随后,晃了晃手里那串叮当作响的钥匙,带头往外走。

“出来吧出来吧,锁门了!我还赶着下班呢!”

最后看了一眼未来的摇钱树,阎解成二人亦步亦挪的出了仓库。

咔嚓——

大锁落下,胖大姐扭着大腚DuangDuang的离去。

瞅了眼日头,最多不过六点。

此时天还明亮的很,俩人一合计,“走,去旧货市场!”

北新桥这边正好有一个旧货市场,或者说是废品收购站。

阎解成这辈子,除了媳妇儿用的新的,就没使唤过几样新家伙。

从小到大的课本,都是他爹阎埠贵从学校高年级淘换下来的旧书,边角卷得飞起,页眉页脚还密密麻麻写满了别人的笔记。

就这,还是沾了他身为老大的光。

后头的弟弟妹妹,连这待遇都摊不上,用的本子更是拿旧报纸自己裁的。

铺面算是定下了,接下来就得张罗桌椅板凳、锅碗瓢盆。

阎家打小耳濡目染、刻进骨子里的那份“勤俭节约”,在这时候可谓发扬到了极致。

他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地儿,就是废品收购站。

无他,唯便宜耳!

路过川香居时,两人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。

隔着玻璃窗,俩人望着店里人头攒动,喧声鼎沸的热闹景象,眼里几乎要酸出火来。

尤其可气的是何雨柱!

瞧他那个嘚瑟样儿:系着个脏围裙,脑门子上油光淋淋的,笑得后槽牙都快飞出来了。

端着盘子穿梭在各桌之间,活像只掉进了米缸的胖老鼠,就差把暴发户这仨字刻在脸上了。

“哼!神气什么!”

阎解成从鼻子里挤出一声冷哼,脖子一梗,“瞧好吧你!等过些天咱家馆子开了张,还不定谁家热闹呢!”

虽然还没到正经晚饭的点儿。

但显然经过昨天开业的口碑发酵,何雨柱这店的生意比昨天还火。

这如火如荼的场面,像一针鸡血,结结实实打进了阎解成和余丽丽的心口窝里。

两人对视一眼,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急火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四合院:我的一亩三分地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