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三娘听话地张开嘴,慢慢地咽着。
喝了小半碗,她才摆了摆手:
“不喝了,喝不下了。”
尔雅把碗递给一旁的何琇莹,然后用帕子给周三娘擦了擦嘴角道:
“那您歇会儿,我就在这儿陪着您。”
周三娘闭上眼睛很快睡了过去,尔雅让何琇莹也去休息,她自己床边守着。
看着苍老不已的周三娘尔雅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着。
其实这些天她担心的不止是周三娘,更是林氏和宋老三。
周三娘年纪大了,林氏和宋老三还不是一样。
这些年她每次收到家里送来的信件都害怕,生怕信里会有宋老三或林氏不好的消息。
她坚持要送周三娘回乡,其实不止是要圆周三娘的遗憾,更是想再看看林氏和宋老三。
她还想守在林氏和宋老三身边不走了,她不想有一天爹娘要离开这个世界她都不在身边。
船行得很稳,一路顺风顺水。
原本担心周三娘会晕船,特意带来的两个大夫几乎没派上用场。
那些珍贵的药材也都原封不动地放在箱子里。
船行了近一个月,这天还不到中午,卫岳兴冲冲地跑进舱:
“到了!到了!前面就是青州码头了!”
周三娘猛地睁开眼睛,挣扎着要坐起来:
“真的?我看看,我看看…”
尔雅赶紧扶着她,卫岳也伸手帮忙,周三娘坚持要去船头看看。
尔雅和卫岳无奈,只能带她去,周三娘被两人搀扶着来到船头向前方眺望。
远远地能看见码头的轮廓,还有岸边攒动的人影。
“在哪儿?青鸾和青凤在哪儿?”
周三娘喃喃着,眼睛紧紧盯着岸边。
卫岳小声安抚她:
“娘,您别急,青鸾青凤一定在码头等您呢。
我早上就让人坐小船先一步到青州去叫人了,算着时间,她们也该到码头了。”
船渐渐靠近码头,尔雅忽然指着岸边:
“娘,您看!那是不是?”
岸边站着两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,正朝着船的方向张望。
其中一个穿着棉布衣裳,手里挎着个篮子。
另一个则穿着绸缎衣裳,头上戴着些金银首饰,身边还跟着个丫鬟。
两人身后还跟着一群脸生的人,周三娘眯着眼睛看了半天,忽然哭了出来:
“是青鸾和青凤,真是她们!”
船刚一靠岸,那两个老妇人就扑了过来。
穿绸缎衣裳的那个跑得太急,差点摔倒,还好身边有丫鬟扶着。
“娘!”
两人同时哭喊着扑过来,声音里满是委屈和思念。
周三娘被尔雅和卫岳扶着下了船,刚一见到她们,就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:
“我的女儿啊,娘回来了!娘终于回来了!”
穿绸缎衣裳的青凤一把抱住周三娘,哭得肝肠寸断:
“娘!您怎么才回来啊!女儿还以为…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…”
青鸾站在一旁,也哭得浑身发抖,她想上前抱住母亲,可伸出的手却停在半空。
因为她眼睛看不清,怕碰着母亲。
她的眼睛眯成一条缝,泪水从眼角滚落,顺着脸上深深的皱纹往下淌。
“青鸾…”
周三娘伸出手,摸索着抓住青鸾的手,
“你…你的眼睛…”
青鸾听到母亲的声音,哭得更凶了:
“娘…女儿没事…就是…就是想您想的…”
听到这话周三娘愧疚的无以复加,一时险些喘不上气,她的女儿居然想她想的眼睛都半瞎了!
青凤却转头狠狠瞪了青鸾一眼,要不是身后人多,还当着娘的面,她非撕了青鸾的嘴不可!
她眼睛瞎是她为李家操劳累的,关娘什么事!
这些年她何时想过娘?不抱怨娘在京城日子过得好不帮衬她就不错了。
现在一见面就把眼睛快瞎了的锅甩到娘身上。
也不看看她老人家年纪这么大了,身体能不能承受住!
尔雅不知所以,站在一旁看着这母女相认的场景眼眶也湿了。
卫岳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,低声说:
“让她们母女三人好好说说话吧。”
青鸾和青凤的夫家李家和孙家也来人了,卫岳还要招呼。
一群人乌泱泱回了卫家,周三娘被两个女儿围着,谁都顾不上了,只想和两个女儿好好说会话。
等回到了卫家,尔雅和卫岳还有平平安安去招呼李家和孙家的人。
何琇莹吩咐下人腾出房间给母女三人叙话。
“娘,您在京城过得好吗?”
青鸾的声音有些沙哑,因为眼睛不好,说话时总是微微仰着头。
“好!”
周三娘抚摸着她的头发,那头发已经白完了,而且很稀疏,还不如她这个当娘的头发。
“尔雅和岳儿都是好孩子,待我很好,好几个丫鬟婆子伺候我一个,我住的好,吃的好,什么都好。”
青凤亲手给倒了杯水递给周三娘:
“娘,您慢慢说,喝点水,我和姐姐接到信就从章阳县赶来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