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幕:西秦集团宣告“倒闭”
公元431年正月,陇西高原的寒风,吹得南安城头新挂上的夏国旗帜猎猎作响。西秦末代老板乞伏暮末,带着全家老小和五百多号宗室员工,垂头丧气地走出了城门,向夏国“并购狂魔”赫连定递交了“公司破产清算申请书”。立国四十七年的西秦集团,正式宣告“倒闭”。
就在这悲情“裁员”现场,一个身影却像泥鳅一样滑出了包围圈。他,就是西秦太子办公室的“纪检主任”——太子司直焦楷同志。只见他翻身上马,头也不回地朝着广宁(今甘肃漳县)方向一路狂奔,马蹄踏碎冰凌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找老爸!这破公司不能就这么黄了,咱得搞个“破产重组”!
第一幕:陇西“贵公子”——在鲜卑老板手下当“高管”的汉人精英
焦楷同学,那可是根正苗红的“陇西老铁”,老家就在南安(今甘肃陇西)。他爹焦遗,是西秦集团的开国元勋之一,官拜“镇国将军”,属于董事会核心成员级别。在那个“五胡十六国”的“求职修罗场”,胡人政权遍地开花,焦家作为一个汉族“老字号”士族,愣是在鲜卑人乞伏氏开的西秦公司里混得风生水起,堪称古代“跨文化管理”和“职场生存学”的双料大师。这履历放今天,妥妥能出本《如何在胡人CEO手下当上VP》的畅销书。
作为焦家二公子,焦楷年纪轻轻就担任了“太子司直”。这官名听着有点唬人,其实就是太子的“纪律委员”兼“首席风控官”,专门负责盯着太子殿下和东宫那帮属官,看谁上班摸鱼、言行不轨。说白了,就是给未来老板当“人形监控器”,风险系数极高,搞不好就得罪人。但焦楷不仅干了,还干成了太子乞伏暮末的核心智囊团成员。当西秦这个“小公司”在北凉和夏国两大“行业巨头”的夹缝中瑟瑟发抖、濒临“破产”时,焦楷和他的智囊团,就是那个拼命给漏水的破船打补丁、试图维持最后一点体面的“救火队员”。
第二幕:公司倒闭了!广宁城上演“复活吧!我的西秦!”
话说焦楷一路火花带闪电,风尘仆仆地逃到广宁投奔老爹焦遗。推开老爹办公室(也可能是书房)的门,铠甲都没来得及脱,“噗通”一声就跪下了,眼泪鼻涕糊了一脸(史载“泣诉”):“爹啊!咱公司完犊子了!老板让人给绑了!咱家世代受国恩,您老现在好歹也是封疆大吏(焦遗时任广宁太守,坐镇一方),手里有兵有粮有地盘,难道就这么干看着祖宗的牌位让人当柴火烧了?咱得带头起义啊!干翻赫连定那孙子!抢回老板!(原文大意:您受国厚恩,统辖一方,如今国破家亡,岂能不首倡大义,集结义军讨伐仇敌?)”
焦遗老爷子不愧是老江湖,虽然内心可能也有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,但表面稳如泰山。他扶起哭得像个两百斤孩子的儿子,眼神深邃得像刚沏好的陈年普洱:“傻儿子,光热血上头不行啊!暮末老板现在是人质,咱这边锣鼓喧天、鞭炮齐鸣地去打赫连定,那不是催着对方赶紧撕票吗?(原文:焦遗认为暮末已被俘,若贸然出兵追击夏军,反而会加速暮末死亡。)”
老爷子捋了捋胡子,拿出压箱底的老成谋国方案:“咱得换个思路!这叫‘借壳上市’!老板被抓了,但咱西秦的‘品牌价值’还在啊!赶紧找个姓乞伏的王室贤能子弟(比如哪个漏网的王爷或者小王子),拥立他当新CEO!名分大义有了,再高举‘为老老板报仇、恢复公司荣光’的大旗,招兵买马,徐徐图之。这叫‘立新主再伐夏’,稳!(原文:他提出‘立新主再伐夏’的策略:先拥立乞伏王族贤者为君,再图复国。)”
焦楷一听,醍醐灌顶!老爹不愧是老爹,姜还是老的辣!这方案既避免了刺激绑匪撕票,又保住了“西秦”这块金字招牌的合法性,还能合法集资(招兵买马)!高,实在是高!
说干就干!焦楷立刻化身“项目总指挥”,在广宁城外选了个风水宝地,哐哐哐地筑起了一座高大的誓师坛。选了个黄道吉日(可能也没那么讲究),他换上素净的白衣(以示悲愤),披上锃亮的铠甲(以示决心),噔噔噔登上高台。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(初期可能不多),他深吸一口气,声如洪钟,开启了“史上最悲情创业路演”:“父老乡亲们!兄弟姐妹们!赫连夏狗!侵我家园!毁我宗庙!掳我君王!是可忍孰不可忍?!凡我西秦好儿郎,岂能坐视国破家亡?今日,我焦楷在此立誓,要寻乞伏王族贤者,再续国祚!驱逐夏虏!复我河山!谁愿与我同行?!”(大意如此,史载其号召力核心是“复国讨贼”)
你猜怎么着?奇迹发生了!这通激情四射的演讲,像病毒一样在陇西大地上疯狂传播,消息所到之处。
流亡的西秦旧部官兵,仿佛找到了组织,丢下锄头,抄起家伙就来了:“可算找到带头大哥了!干他娘的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点击弹出菜单